百度与Google之间的差距,自诞生之日起就已经输在了价值观上,缺乏超越商业的人文关怀、用商业改善世界的使命感这十年里,中国创业领域最成功的企业也许是百度,最令人惋惜的也许还是百度。它是中国互联网领域唯一一个从创立之日起就最接近世界级公司的,但
百度与Google之间的差距,自诞生之日起就已经输在了价值观上,缺乏超越商业的人文关怀、用商业改善世界的使命感这十年里,中国创业领域最成功的企业也许是百度,最令人惋惜的也许还是百度。它是中国互联网领域唯一一个从创立之日起就最接近世界级公司的,但现状却是失之毫厘,谬以千里……
Google创立于1998年,百度创立于2000年。Google依靠PageRank算法起家,百度有类似的专利,二者的思路也差不多,申请专利是前后脚的事,几乎同时想到了近似的计算网页排序的方法。与其它本土新创公司相比,百度在起点上堪称得天独厚,与世界级公司的初始差距几可忽略不计。
然而一路走来,二者间的差距却越来越大。Google市值目前接近1900亿美元,百度仅为200多亿美元;Google 2009年营收接近250亿美元,百度不足6亿美元;Google是公认的全球互联网霸主,而百度依然只是一个土狼。
对百度而言,这样的比较或许并不公平,因为二者所依托的市场背景太不一样了。在创业初期,美国的互联网普及程度、用户水平、商业环境和人才资源远非中国能比,美国网民基本上是社会的主流人群,而当时的中国网民绝对是社会中的一个“草根族群”。网民素质所决定的市场需求,影响了二者不同的发展路径,十年来Google不断向企业商务服务方面扩张,百度则更多地偏向音乐、社区、视频等与娱乐相关的领域。
不少人批评百度“只会模仿,不懂创新”,似乎不符合实际。百度是中国互联网界绝无仅有的从创立之日起就以技术立业的公司,并以此为核心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。当时是互联网的“圈地时代”,新浪、腾讯、阿里巴巴等公司只要能圈到一块地未来就可能挣钱,但百度一开始圈到的,是最贫瘠的一块地——用技术为用户提供服务,用户觉得好才用。
这与创始人李彦宏的特点有关,他从骨子里相信技术,相信技术可以改变商业,可以带来商业回报。他做到了他相信的一切,并把这种相信带进了百度的骨子里,建立了百度的“工程师文化”。
百度的创新,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:一是2000—2005年,专注于做搜索,致力于改善用户体验、探索商业模式,并创造性地针对本土特点推出了音乐搜索;二是2006-2008年,百度开始向社区化转型,推出了贴吧、百科、百度HI等社区化产品;三是2008年至今,百度开始向电子商务转型,百度币、有啊以及与日本乐天的合作都是这种尝试的产物。第三阶段尚未得到成功的证明,但前两个阶段确实做得有声有色。李彦宏证明了百度确实比Google “更懂中文”。
但批评者并没有错,虽然Google已退出中国内地,在全球范围来看,百度跟Google的差距在进一步加大。国内有种说法,“中国互联网有两个半巨头,一个是腾讯,一个是阿里巴巴,半个是百度”。从目前的市场价值上来说,百度并不弱于腾讯和阿里巴巴,但是有分析认为百度在战略布局、商业模式可持续性、市场辐射能力、对社会整体的影响力上已开始与这两家存在某种距离。
冰冻三尺,非一日之寒。百度创立时的基因缺失为这种局面埋下了伏笔。李彦宏相信技术能改变商业,能带来商业回报,百度的创立有更明确的商业预期,上市之后迫于资本市场压力,盈利动机更是直接。但Google不一样,Google的创办与谢尔盖·布林、拉里·佩奇以个人身份无法申请PageRank算法的专利密切相关,当时Google的两位创始人还是没有走出校门的研究生,因此Google创办时就少了一些商业考量,多了一点理想主义。
这是一种微妙但极其重要的差异,Google也因此具备一家伟大公司的基因。Google“不作恶”的价值观、“整合全球信息”的使命感,让它能够吸引全球最优秀的人才,并在战略和视野上有了天然的、竞争对手无法企及的高度。
这同样也是极其重要的优势,看一家技术公司有没有未来,看最优秀的人才向何处流动就知道了。在战略上,Google进军操作系统、浏览器、手机,看似与主营业务完全不搭,但“整合全球信息”提供了价值出发点和发展动力—使命是可以通过搜索技术来实现的,实现这一使命不能仅仅依靠搜索技术。
总体上说,百度的价值观和使命没有Google清晰。百度有自己的一套文本,但听起来更像是后来总结出来的。从早期的坚守“不断开发、创新”这一使命,到如今的“让人们更便捷地获取信息,找到所求”,可以发现这当中反映出技术主义者对技术发展终极目标的迷失,百度眼中搜索就是一切,而在用户眼中,搜索仅仅是一种应用,一种改善生活的工具!
百度早期的发展颇有点像中国版的Google,但上市之后,百度成为人们眼中的“大公司”,或者本身以大公司自居。人们对百度“缺乏创新”的批评越来越多,进军视频也好,发力电子商务(电商频道)也罢,都给人一种“百度已经失去创新精神,看到行业内什么比较热就去插一脚,生怕缺位”的感觉。从表面上看,是百度的战略定位和打造生态系统的能力偏弱,真正的原因是——百度在该制定战略时难以超越现实商业考虑,没有一个坚定的使命感为其战略选择背书。
缺乏清晰、坚定的使命感和价值观,还会导致商业伦理的缺位和企业内聚力的不足。饱受诟病的竞价排名,走马灯式的高层团队变动,都是这一缺陷的外部体现。Google也陆续有高层离开,但是核心团队——谢尔盖·布林、拉里·佩奇和埃里克·施密特这“三驾马车”始终保持稳定,这也为战略前瞻性提供了稳定的结构支撑。反观百度,李彦宏所著的《相信中国》一书封面上五位创业元老,如今只剩李一人仍在百度。
与阿里巴巴这样的本土创业公司相比,百度文化的乖张之处则更为明显。诚然,百度的技术起点要高很多,它有天生的工程师文化,强调宽松、开放、自由,至少在表面上也营造出了类似氛围。阿里巴巴有点不太像互联网公司,技术型公司的感觉要差一些,但吊诡的是,阿里巴巴更愿意容纳很多不同的风格,更善于学习,能宽容某些与自身文化冲突极为激烈的新东西,在某种程度上是“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”的愿景成就了它的强大内在文化黏性。再看似乎洋溢自由气息的百度,强硬的“工程师文化”,很难让空降的高管树立起权威,更容易扼杀超越技术局限的新鲜创意。李彦宏本人内向、固执,而他几乎是百度“唯一的大脑”,如果只有这一个大脑在真正思考全局性的问题—对于身处技术与市场以秒速变化的行业的大公司来说,即便领军者是不世出的天才,也必然走向衰弱。
必须强调的是,百度今天依然是中国互联网界,乃至中国企业界最具创新性的技术型公司之一;相比大多数企业而言,它决策迅速、针对性强,是少有的高科技、精英型的企业。对于中国创业者来说,“心有多大,舞台就有多大”绝不是一句空话,低头耕地、聚焦市场决定了企业能不能活下来,而抬头看天、拥有超越商业的使命和价值观,决定了企业能不能做大、做强、做久。
当本土市场逐渐饱和,百度不得不把目光投向国际市场的时候,价值观与企业基因的影响将越来越重要,可以说直接决定了百度的下一个十年。(来源:中国企业家)
重庆中技互联网信息资讯有限公司
网站建设事业部官方网:
www.zjcoo.com
电子
商务建站事业部咨询电话:023-67742189
门户网站品牌加盟推广电话:023-67742189
7*24小时服务电话:023-67742189
媒体合作电话:13883323406
投资合作电话:13896068183
QQ及邮件地址
446515345@qq.com
如没特殊注明,文章均为中技互联原创,转载请注明来自www.zjcoo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