咨询电话:023-88959644    24小时服务热线:400-023-8809
NEWS CENTER ·
新闻动态
关注中技互联 关注前沿

IPV6的发展前景是否乐观?

发表日期:2013-03-27    文章编辑:我的IP无限    浏览次数:45    标签:

www.zjcoo.com

   “让地球上每一粒沙子拥有一个IP地址”成为IPv6最耳熟能详的广告语。IPv6早已不能被称为一项“ 新技术”,它诞生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,互联网工程任务小组制定这一标准的目的,就是为了取代已经 确立20年的IPv4标准。与互联网发展进程中涌现出的其它技术概念相比,IPv6遇到的争议可以说是最少的 ,人们早已形成共识,那就是IPv6最终取代IPv4是大势所趋。

  进去2005年,关于IPv6的各种研讨会不断的召开,IPv6就如2005的春天一样蓬勃发展。这一切都由于 中国经过几年的技术和市场的积累的结果。有人将2004年称为中国IPv6的商用元年。在政府、运营商、设备厂商等多方推动下,为数不少IPv6实验网已经初具规模,并且完成了设备互通和多种应用的测试,为我 国下一代互联网建设的全面启动奠定了基础。

  中国目前的TP地址资源的状况

  无可争议,中国的IP地址现在十分缺乏的,“当26个中国 人分享一个IP地址的时候,平均每个美国人就享有6个IP地址,这就是中国在IPv4时代的窘境。”全 球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局局长赵厚麟绝非危言耸听。据统计,中国2004年年底网民达到9000国万,但中国 拥有的IPv4地址不到5000万,占IPv4全部地址的1%多一点。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情况呢?根据统计,美国一 个麻省理工大学就能够拥有和中国一样多的IP地址。

  面对IP地址的缺乏,IPv6发展是必然的。中 国在IPv6的抢占方面现在也是处于落后。“IP地址一向奉行先来先得,IPv6地址的分配原则也难免 如此。”赵厚麟表示,“那些技术实力走在前面的欧美大国意识到这一点,已经开始着手抢注 地址。” 中国申请的IPv6地址占分配出去的1.7%,约为日本的1/9,美国的1/8,韩国的1/3强,占 全球排名榜的第16位,甚至少于我国台湾地区的拥有量。

  为什么我国IPv6的申请者这么少?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李祥建分析说,一是不清楚亚太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相关规定。二是地址申请程序比较 复杂。另外,IPv6协议的标准也不统一,企业不得不多方兼顾而加重了负担。

  目前世界各个国家 对于IPv6地址资源都采用“抢占”,到底IPv6能带给我们什么好处呢?我们分析IPv6的优势。

  IPv6的优势

  预言家说,IPv4只是把计算机与计算机联结起来,而IPv6则把人与人联结起来 ,将让我们彻底摆脱IT的牵绊。IPv6所解决的不仅仅是地址空间问题,它具有高度的灵活性、更好的安全 性和移动性、改进的服务质量(QoS)和更有效的IP地址管理,这些特征与优势有着巨大的商业乃至军事 价值和潜力。

  扩大了地址空间。采用128位地址长度,几乎可以不受限制地提供IP地址,从而确保 了端到端连接的可能性。

  提高了网络的整体吞吐量。由于IPv6的数据包可以远远超过64K字节,应 用程序可以利用最大传输单元(MTU),获得更快、更可靠的数据传输,同时在get='_blank'>设计上改进了选路结构, 采用简化的报头定长结构和更合理的分段方法,使路由器加快数据包处理速度,提高了转发效率,从而提 高网络的整体吞吐量。

  服务质量得到很大改善。报头中的业务级别和流标记通过路由器的配置可 以实现优先级控制和QoS保障,极大地改善了IPv6的服务质量。

  安全性有了更好的保证。采用 IPSec可以为上层协议和应用提供有效的端到端安全保证,能提高在路由器水平上的安全性。 微软IPv6的 安全性只做了适度的提高。首先,如果有人想入侵你的网络需要扫描IPv6的地址空间,而IPv6的地址空间 要比Ipv4的明显大很多,这样就减慢了黑客的动作。但是你可不能单纯的依赖这个来解决安全问题。

  支持即插即用和移动性。设备接入网络时通过自动配置可自动获取IP地址和必要的参数,实现即 插即用,简化了网络管理,易于支持移动节点。IPv6不仅从IPv4中借鉴了许多概念和术语,它还定义了许 多移动IPv6所需的新功能。

  更好地实现了多播功能。在IPv6的多播功能中增加了2范围2和2标志2 ,限定了路由范围和可以区分永久性与临时性地址,更有利于多播功能的实现。

  IPv6网络设备

  谈到IPv6必定要提及IPv6的产品设备问题。尽管美国拥有全球70%的地址资源,短时间内不会面临 地址缺乏的危机,但美国互联网相关的商业乃至军事应用对安全、质量和更有效的地址管理的基本需求却 与别国毫无二致,他们的IPv6设备采用的技术还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。其他的欧洲和日本也是不断加大研 发,产品并且处于领先地位,例如欧美的老牌劲旅思科、Juniper,日本的路由器新贵日立、富士通、NEC 。日本政府把IPv6技术的确立、普及与国际贡献作为政府的基本政策,在日本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日本企 业研发和生产IPv6产品的热情空前高涨,全世界最早实现IPv6硬件支持的是日本的网络设备厂商。

  比如,日立公司2001年推出的世界最早的硬件支持的IPv6千兆级路由器GR2000系列目前在全球销 售超过万台,其中作为IPv6路由器使用的超过50%,在全球IPv6市场中所占份额最高。目前,思科、 Juniper、日立组成了IPv6千兆级路由器的主力军团。

  国内第一款杀入高端路由器市场的高端双栈 IPv6路由器则出自紫光比威,该公司2003年末在国内研制出同时支持IPv4和IPv6硬件转发的高端双栈路由 器Bit Engine 12400系列产品。

  早在2001年初,中兴通讯即对IPv6技术进行跟踪和研究,掌握了 IPv6及其相关技术。在2002年,中标国家863项目“高性能IPv6转发平台”项目;2003年,在 IPv6高峰论坛上展出了IPv6双栈路由器。到目前为止,中兴通讯在IPv6设备研发方面,已经取得长足的进 步和丰硕的成果。

  作为数据通信领域的领导企业,华为公司在IPv6战略布局之下,从1996年就开 始对这一前沿技术进行跟踪预研,2004年华为发布一系列的商用IPv6路由器:Quidway® NetEngine 16E/08E/05 系列高端路由器。

  IPv6的发展不容过分乐观,这是为什么?

  2004年3月19日,几乎所有报纸 都刊登了这一新闻:采用IPv6协议的中国第一个下一代互联网主干网—CERNET2试验网在京正式开通 并提供服务,标志着中国下一代互联网建设的全面启动,也标志着中国在世界下一代互联网研究与建设上 占据了一席之地。从此以后,IPv6这个名字就成了媒体业界最受宠的新星之一。

  进入2005这个美 好的场景有突破,之前只是提出IPv6这个概念,但是随着基础积累之后,运营商都摩擦手掌,一副跃跃欲试的 姿态。另外一个方面,目前很多媒体对IPv6在中国的发展前途是一篇光明的,很多媒体都发表赞扬的观点 :“IPv6时代已经到来”,“下一代互联网:这回让我们赶上了”,诸如此类的话 语不绝于耳,“IPv6概念股狂涨”,IPv6似乎成了一个魔法棒,众多媒体挥舞着它为我们描述 了下一代数字生活的美好场景。

  中国的IPv6发展时机真的到来了吗?我们是否真的可以毫无忧虑 的在IPv6道路上奔跑吗?笔者认为不然,必须给那些头脑很热的泼一点冷水:

  第一:据了解,下一代互联网建设,从光纤到路由器、交换器,再到上层的服务器,甚至操作系统、各种系统软件,以及与 此相关的各种标准,都将产生革命性的变革。比如路由器可能就不再是某一家公司独大,有可能会出现一 些新的公司,来分割这块蛋糕。由于在地址协议上,将从目前使用的IPV4升级到IPV6,地址空间也将由32 位扩展到128位,这就意味着互联网中许多许多核心设备需要更新,软件需要改写。美国曾有人做过这样 一个估算,如果全球互联网改用IPV6协议的话,需要投入几千万亿美元的资金。

  第二:目前市场 上还没有一款新产品因为支持IPv6的功能而提高价格,收取额外的费用。因此,IPv6能否在未来赚钱,要 看是否会有更多更好的网上服务供移动用户选择。而只有当用户数量不断增加的时候,网络运营商才会意 识到IPv6的重要性和优越性,才会下决心对现有的IPv4网络进行改造。

  发达国家运营商的IPv6发 展策略相比,中国运营商发展IPv6的过程和策略将会有很大的区别。发达国家由于已经有了完善的IPv4基 础设施,因而IPv6网络部署考虑更多的是如何用于新的应用。在中国,运营商还没有足够的互联网设施覆 盖整个中国(特别是西部地区),中国的运营商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快速地以较低费用建设互联网、语音和数 据网络基础设施。采用新的网络技术(如IPv6)来建立融合的网络将是一个很好的机会。

  尽管IPv6 比IPv4具有明显的先进性,但是要想在短时间内将Internet和各个企业网络中的所有系统全部从 IPv4升 级到IPv6是不可能的。IPv6与IPv4系统在Internet中长期共存是不可避免的现实。因此,实现由IPv4向 IPv6的平稳过渡是导入IPv6的基本前提。确保过渡期间IPv4网络与IPv6网络互通是至关重要的。

如没特殊注明,文章均为中技互联原创,转载请注明来自www.zjcoo.com
上一篇:网站优化这些误区一定要避免 百害而无一利 下一篇:已经是最后一篇了
相关新闻

CopyrightZJCOO technology Co., LTD. All Rights Reserved.    

渝ICP 备11003429号

  • qq客服
  • 公众号
  • 手机版
  • 新浪微博